原标题:工业互联网“群雄并起” 贾永利详解华为云赋能路径
制造业巨头们争相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从国内的华为、富士康,到海外的西门子、GE,都在探索各自路径。目前看来,国内的工业互联网市场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企业们争相创新。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工业互联网作为关键技术,对于人机交互、工业数字化意义重大。
面对这一产业高地,国内政策层面红利频出。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印发了《关于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的通知》,明确到2022年,将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
所谓工业互联网,能够理解为在工业数字化的基础上给各个行业输送云端存储、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的能力。其间,也需要5G、AI、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从而为制造流程减少相关成本、提升效率。
因此,制造业巨头们争相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从国内的华为、富士康,到海外的西门子、GE,都在探索各自路径。目前看来,国内的工业互联网市场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企业们争相创新。
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总裁贾永利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时就谈道:“国内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非常开放地接纳AI、5G技术。企业管理层都非常关心,很愿意去尝试;但同时也相对审慎。因为工业发展这么多年,经历了信息化、自动化过程,已经有很多工业级平台、软件在实际的生产线上,工业互联网和AI带来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现在的AI也在探索初期,所以目前我觉得还是在试探性地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工业互联网草莽时代
如上所述,工业互联网领域目前格局未定,还是群雄并起的草莽时代。
从全球来看,牌桌上的参与者主要是行业巨头,可以具体分为三类玩家。其一是国际制造业巨头,比如华为、西门子、富士康等大型世界级制造企业,他们在工业流程上有深厚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自家的体系。
如今,这些巨头希望开放整个系统的能力,让各国中大型,甚至中小型企业都接入他们的标准。11月初,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Plant正式入选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也代表着FusionPlant成为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推广的标杆。
这些巨头的野心是希望对外输出工业级整体数字化优化能力的同时,能够在工业领域通过较低的边际成本获得整套系统的规模效应。
第二类是仅在企业自身应用的工业数字化系统,即用于企业自身的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第三类是专门定制第三方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公司。这三类企业或基于原有的制造业基础,或基于积累的软件技术,多面向垂直行业定制工业系统。
5G的商用,为工业互联网带来更大的机遇。工业富联CEO郑弘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例道:“未来元器件越来越小(进入纳米级),但市面2K甚至2K以下的分辨率的工业影像难以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诉求,8K影像是2K的16倍,能更好地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这样一来,产生复杂庞大的数据流需要借助5G网路传送至云端,达到100%生产良率的目标。5G也能够为企业减少相关成本,对于制造企业而言,降低运营成本就等同于赚钱。”
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推进也面临着行业挑战。
贾永利和记者说,目前工业互联网主要有三方面的难点。第一是一些企业管理层期望太高,节奏把握不合理,希望做的东西太多。短时间做一个特别大的工业互联网系统会遇到非常多的挑战,不只是技术方面,还包括组织、文化和流程等。
第二是方向不清晰,“做工业互联网,首先是要想清楚‘我最关心的什么样的问题,影响我这个产业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而不是别人做质检,你也一定要去做质检,因为质检是最容易看到,最容易做的,所以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但是这对于你的企业是不是最核心的?所以场景的选取是一个难点。”贾永利谈道。
第三就是数据产出和收集的问题,他解释道:“企业的数据在机器里、在设备里、在已有的系统里。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有很多数据,但同时也面临数据缺乏的困扰。因为随着AI的出现,除了现有的机理模型,也要通过数据驱动构建一些非机理模型,配合机理模型使用。但是企业为已有机理模型建的数据集不一定适应用于AI建模。所以AI需要的这些数据,要不企业原来没有去采集,要不就是很多核心装备可能不对外开放。这也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要去重点解决的问题。”
华为云的“黑土地”
一个国家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根基是其工业水平达到了普遍数字化的程度,主要基础包括传感控制、数据采集、工业标准的广泛应用,甚至包括高级技工的大量成长。这些基础并非能一蹴而就。而这一切恰是中国现在正在逐步具备的,不过这条路任重道远。
其中,华为作为ICT的龙头企业,是推进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参与者,其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Plant则是基于华为云对外赋能。
“华为和其他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华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平台的定位,我们是使能层,助力其他行业伙伴在我的平台上去做面向人工智能、5G、IoT时代的工业APP。”贾永利向记者介绍道:“其次,华为公司这么多年积累的IT、CT技术,我们会进行整合。连接管理部分,我们大家可以把IoT、5G、边缘计算协同起来,让企业各种各样的应用、传感器能够接入到这个平台来。在此之上,我们有基于云进行开发的完整工具链,也有针对数据、AI,做处理、做智能化开放的完整服务。”
而拓展行业时,华为的做法是先找标杆性企业,或者核心的集成商和装备商,他们有深刻的行业理解能力,而华为提供云计算、5G、AI的技术。在合作形成标准的解决方案后,再到行业中进行推广。
目前华为深入各工业细分行业,已在石油、化纤、石化、钢铁、煤焦化、电子装备、汽车制造、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有落地案例。
例如,在华为松山湖工厂的生产线上,每个工人每次做检验耗时数分钟,而且可能误检、漏检。华为云人工智能服务的视觉检测模型,提升了制造过程的缺陷发现效率,使生产线的成品率提升至99.55%的同时,AOI测试员工作量下降了48%。
再比如,合成纤维行业系统集成商三联虹普,借助华为云工业智能体,帮助纤维生产企业进行产品等级分类,精准预测产品质量,产品需求匹配率提升28.5%;将纤维质量检测,从以前每卷丝人工抽检测100米,到现在可在线检测1千公里。
华为云表示,FusionPlant将持续做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黑土地”。“我们之所以叫黑土地,就是我们大家都希望这些集成商长在我们这个土地上,他们自己‘结’各种各样丰富的产品,每个行业都有非常深的专业相关知识,所以我们的路径一定是要找更多的伙伴。”贾永利说道。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